第(3/3)页 “亮愿效犬马。”诸葛亮叩首郑重答应,也无半点做作姿态。 这一点,也深得李烨钟意。 君臣之间,有相同的理念是最重要的。 那些个君臣的礼节,不失便够了。 让这些礼节束缚了君臣之间的沟通,那才是本末倒置。 “需要的人选,持我手谕,自行挑选便是,此行料想不会一帆风顺,你需要多加小心。”李烨说完,把早就准备好的一份手谕递给了诸葛亮。 诸葛亮领旨谢恩,起身说道,“随行人选,臣已经腹案,多谢陛下关心了。” 李烨召见诸葛亮来,就是为了任命使臣之事。 事情谈罢,诸葛亮便离开了皇城。 回去的途中,诸葛亮松了一口气。 大夏朝堂之事发展至今,大多数都在预料之中。 但那些不过是逻辑的推测,实际上事情的发展,还需要看人意。 幸好直到今日,所有的一切,发展都很顺利。 此行出发大元,可不是真的要跟他们友好往来。 大元的态度不可知,若是他们不想和大夏通商。 那虽然不便明着拒绝,但肯定会在使臣去到大元之前做些文章。 截杀使团,是最简单高效的办法。 再者,这一次要和大元通商,除了想要削弱大元之外。 同时也一定会让女真陷入两难的选择之中。 对于大夏而言,通商成功与否,影响的只是大夏能不能借女真削弱大元。 而即便不成功,女真的下场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变。 可对于女真而言,就不同了。 大元支撑他们与否,直接决定了他们能不能撑下去。 只要撑下去,说不定便会有存活的契机。 这是女真唯一的希望,他们不可能会放弃。 所以,女真方面,才是最需要预防的危险。 除此之外,不排除中原四国也想要搞破坏。 毕竟栽赃陷害之事,谁都做得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