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诸葛亮让人交给和珅的书函,内中实际只写了简短的内容。 说的便是,大夏和大元之间,将有商贸互通。 此事在和珅看来,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,不可能的事情。 如今大夏和大元虽说不是势如水火,但也绝对算不上是什么好邻居。 通商这种友好往来的事情,绝对不会发生才是。 可诸葛亮是什么人,他总不能把这样的大事信口雌黄乱说吧? 和珅想要弄清楚此事的真假,便只有一条路可行。 “那就是询问当今圣上。”刘伯温一笑,“只是,他真的敢拿此事去询问陛下吗?” “他一定会。”诸葛亮一笑。 此事是他和刘伯温最想知道的事情,只是他们不敢去试探李烨的想法。 故而想到了借和珅之口。 当然,此事他们二人也是料定了七七八八,才敢让和珅去试探的。 而和珅,确实看似胆小,实际上不然,光说此刻他在御书房中所问之事。 若是一个不好,李烨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。 李烨耐心听着和珅说完,其实心中已经有底。 和珅不是经天纬地之才,这种事情,他没有那个格局可以预料得到。 而他今日站在此地,定然不仅仅只是代表他自己而来。 日前李烨和诸葛亮细细谈论过异族对中原五国动手之事。 当时诸葛亮便有过预测,这些异族的动作背后,不可能没有人主使。 而最有可能,或者唯一的可能,便是大元。 当时李烨并没有给出诸葛亮态度。 那是因为李烨还需要细细思考,未来和大元之间,该如何处理。 之后女真之事发生,李烨才觉得一切都突然的明了了。 和大元的之间的未来,也可以借助女真来布局。 和珅站在此地,问出了这样的问题。 那以前就说明了,其实今日自己的打算,或多或少,也是在诸葛亮的预料之内。 这神算之名,到底不是泛泛。 终于,在和珅的忐忑期待之下,李烨终于还是给出了那个和珅想要的答案。 和珅大喜,连忙磕头叩谢李烨解惑。 “时辰将午,奴才不敢耽搁陛下用膳,这便先行告退。” 李烨大袖一挥,和珅才弓着腰退出了御书房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