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诸葛亮缓缓走进内堂,此事果然是重要的大事,怪不得李烨命令来的如此之急。 而在诸葛亮府中不少人走出之时,在刘伯温府上,也同是如此。 他也同样明白了圣意。 他们二人对比和珅,在这些很多很远的事情之上,眼光还是要高上几分。 是故,李烨的用意,诸葛亮懂了,刘伯温也懂了,而和珅,只懂了一半。 李烨那一句话,说的是,“女真明日必反,你三人,须让天下知悉。” 这简单一句话,代表的含义可是不少。 大夏要对女真动手,这是很多人都能预料的事情。 但是说女真敢在这个时候就反,这事说出来直接就是没人会相信。 包括和珅这样的人在内,他已经亲耳听到了李烨之言,还是不敢置信。 初闻的时候,诸葛亮和刘伯温同样也是吃惊,但一细想,他们二人也就很快明白了。 在识人术上,和珅未必输给他们二人,但结合大局再用统筹的目光来看,他就要逊色一些了。 所以诸葛亮和刘伯温懂了,多尔衮必然不会是安定之人。 而想要有所作为,时机只有这一瞬,因为他是多尔衮,所以他不会错过。 而这一点,李烨同样坚信,并且不同的是,诸葛亮和刘伯温即便能料定,但如果异地而处。 他们决策,定然会有后备之策,绝对做不到李烨这般决然和坚定。 而要执行李烨的命令,还真就非得要和珅也参与才行。 这一点,诸葛亮和刘伯温都心里都清楚。 要做此事,必须要众多人力,而在大夏各地城中调集人手的能力上。 他们知道比不上和珅。 一个时辰之后,刚刚睡下没有多久的和珅,又被门口的嘈杂声音吵醒。 世人只知道和珅在这个位置上能谋的油水多,他们却不能体会这个位置上的压力。 本就觉少难眠的和珅被吵醒之后火气立刻上头。 “来人!” “搞什么名堂。” “老爷,是诸葛大人和刘大人府上的人马,说是有要事。” 本要发火的和珅听到这话,火气未消,疑惑上头。 “天还没亮,能有什么大事,走。” 和珅披上衣服出门,为首两人马上呈上了两份书函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