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称王一事-《从驿卒开始当皇帝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明朝灭元之后,按照道理来说,应该接着往下排,明朝就应该是金生水,明朝为水德。

    但是朱元章不愿意,因为朱元章姓朱,朱就是红色。

    而且他起家的军队叫红巾军,他建立的国家叫大明,明就是太阳,是火,红色。

    他起兵时打出的口号是光复大宋,大宋是火德。

    三把火同时出现,所以他认为大明也必须是火德。

    毕竟五德学说岂是如此不便之学说?

    这套理论大概是在战国时期提出来的。

    五德终始说就是一套牵强附会的学说,因为古代的皇帝需要为自己的统治找一个合法的理由,所以这个学说很有市场。

    其实就是为了继承上一朝的遗产,能够较好的被人认可。

    贺今朝对于这些说法嗤之以鼻,哪有什么天命所在?

    有的只不过是人心所向!

    “我个人的意见是你们说的都不错。”贺今朝环顾周遭道:“我决定称秦王,将来定国号的事再说,而且我还是喜欢别人称我为大帅。”

    “大王英明。”

    吉珪连忙表达了自己的敬意,我心中只有一个太阳。

    主公果然还是最喜欢听从我的建议。

    “大王,称王之事还未昭告天下,是否给大明送去一封书信,告知他,顺便讨要今年的议和银两,我担心崇祯会赖账?”

    张福臻倒是觉得称王没什么大不了的,只不过是一个过渡。

    主公他就算是自称锤王,都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    等到了一定的地步,就能称帝了,先前叫什么王不重要。

    “嗯,以后对外的称呼就叫秦王了。”贺今朝坐在一旁道:

    “听闻崇祯最近在京师里查处贪官,听说搞出来不少银子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丘之陶同样坐在一旁:

    “大王,刚刚孙传庭传回消息,崇祯的内帑不足百万两,指定是支付不起我们的议和银,而且还给吴国俊发了饷银,叫他训练士卒,甚至让他乘船去松山给洪承畴运送粮饷,以此激励明军士卒。”

    几个谋士听到这个消息,皆是感到十分的满意。

    “大王,崇祯与皇太极在辽东上僵持太久,谁都不愿意轻易放弃。”张福臻捏着胡须道:

    “而且崇祯主动与皇太极议和,结果皇太极连国书什么都写好了,最后被崇祯放了鸽子,定然大怒。”

    “大怒有什么用?”

    贺今朝摇摇头,怒而兴兵,怕是皇太极容易栽。

    两方僵持的太久,纵然东北没有遭遇到贺今朝这种天气的困境,可是被大明拖在战争的泥潭当中,他也遭不住的。

    “大王,朱由检看样子是想要垂死挣扎。”吉珪眯着眼睛道:“明军打完了辽东战事,精锐回来,便会屯驻在河北、大同等地,威压我山西。”

    “不可能的。”

    张福臻确是哈哈笑了起来,因为他相信明清之间的争斗,是维持不了那么久,双方士卒也会被消耗一大半。

    明军能战胜清军的概率太小了。

    “如今的大明就是一只破鼓,遭受万人捶,不可能你去踹一脚,里面跑出无数个壮汉揍你。”

    张福臻的话也让众人哄笑起来。

    大明的孱弱是肉眼可见的,朱由检还能当皇帝的日子,都进入了倒计时。

    “崇祯不给咱们银子,大王就有了开战的借口,直扑湖广而去。”

    主动权在锤匪这里。

    甚至还可以让孙传庭主动纰漏大明与锤匪、满清之间议和的消息,这样大明朝堂内部自己个就会乱起来了。

    那些个言官御史,成事不足败事有余,定然会主动去纠缠朱由检。

    甚至还会波及一大批参与议和的官员,如此一来,朝堂还有几分心思去应付锤匪是不是进攻湖广了?

    只要朝廷内部乱起来了,大家都得争斗一番,远在天边的事情都得放一边。

    许多时候阳谋都是无解的。

    贺今朝连连点头:“调拨的五千蒙古轻骑兵到哪里了?”

    “回主公,已经进入了偏头关,正在那里等待大王的招呼。”

    “好,叫他们来太原周遭驻扎,几日后,我要举行阅兵,然后便誓师出发,开始赶路。”

    贺今朝吩咐了一句,便叫手底下的属官们各自办事去。

    先前已经陆续往四川调拨兵马,用于轮换与土司之间的战斗。

    这次贺今朝出兵,就不用大规模调拨兵马,直接会和四川士卒,一同进发湖广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